承办第二届吉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

作者: 来源:  点击次数: 发布时间:2012-03-16 13:10:55

2011年9月25日,由吉林省科学技术协会主办,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学会承办的第二届吉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

本届大赛历时1个多月,来自全省18所高校参赛学生534人、指导教师118人,提交参赛项目186个,共参加评审专家86人。大赛在组委会的领导下,在监督委员会的监督、指导和帮助下,在全体评审专家的共同努力下及承办单位的精心组织下,顺利完成了大赛各环节的评审工作。

大赛评审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专家根据参赛选手提交项目的资格审查和材料评审,评出103项入围复赛项目。第二阶段对103项入围复赛项目的科学性、创新性和实用性及选手的综合素质的问辩评审,评出86项进入决赛。第三阶段参赛选手通过给定题目进行实验方案设计,考查了学生研究思路、技术方法运用和归纳整理能力。最后通过评审专家委员会终评,评审出特等奖5项,一等奖22项,二等奖28项,三等奖38项;优秀指导教师奖27项,优秀组织奖10项。

9月25日,在长白上宾馆举行了颁奖晚会,对获奖的同学、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组织单位进行了表彰。出席晚会的主要领导和嘉宾有吉林省科协副主席、本届大赛组委会主席尹军教授,吉林省科技厅原副厅长李广臣教授,吉林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理事长、本届大赛组委会副主席李青山教授,吉林省科协学术部部长、本届大赛组委会副主席张晓军先生,吉林大学教务处副处长高淑贞教授,本届大赛评审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教学名师滕利荣教授及省科协学术部领导、评审专家代表、获奖同学代表、优秀指导教师代表、企业界代表等380多人。

本届大赛有四大特点:一是覆盖面广。本届大赛参赛的高校有部属重点大学、省属本科、民办本科和高职高专院校等18所高校;项目涵盖生物、医学、药学、农学、环境、化工、医疗器械、生物设备、生物教学等多个领域的186项创新成果;成果类型包括研究报告、学术论文、专利、科技发明、教学设施等。二是影响面大。参加本届大赛高校师生共600多人,比首届参赛人数增加200多人;参与大赛评审专家50多位。比首届增加20多人。同时,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大赛一届比一届有朝气、有活力、有激情、有影响。三是组织有条不紊。各高校高度重视,学校统一组织申报,并有带队统一组织参加比赛。本届大赛在历时1个多月初赛、复赛和决赛的评审过程中,严格遵照大赛章程和评审细则组织实施,并是在大赛监审委员会监督、指导和帮助下完成的。各环节组织严密,有条不紊。四是大赛形式创新。从学生撰写研究成果报告、复赛问辩,到决赛研究方案设计,再到颁奖晚会,内容丰富多彩,为高校师生提供了展示、交流、提高的舞台,体现了大赛“探索、创新、超越”主题。

“吉林省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实验大赛”不仅为大学生搭建了拓展知识、提高能力、丰富阅历、磨练意志的舞台,而且对于发现人才、储备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已经成为一项影响面大的品牌活动。